各类网络平台,特别是短视频的兴起,印刷行业大小老板你方唱罢我登场,卖笑的,卖惨的,吹牛的,唱戏的,当然也有相对较高水平创意的。我就说一点---某老板穿着短裤衩,在高速生产的印刷机控制台前,和机长海说神聊,生产安全有保证?产品质量能稳定?

秦朔朋友圈的文章作者水平高,摘录《那些小创业者们的困扰》的一部分,与印刷行业朋友们一起学习。
C小姐经营中高端的养生食材和补品,一直在犯愁自己那个自媒体的事儿。下属的建议,客户的要求,包括去听的课程,都说这是一个个人IP的时代,一定要做。
但是对于直播间的人数和反馈,始终不能给她正向的激励,而且对于这件事要怎么往下推进也觉得很迷惘。
个人IP的确是一定要做,但是方向有不同。常见的方向是以获取大流量为目标,通过挂车和直播带货来变现,而这一条赛道已经很卷,并且就算再优质、再有创意的内容,都需要极好的运气加持才能冒出来,谋事虽然在人,成事还得靠天。
这一条路,需要靠持续不断的积累、试错、迭代和坚持才能走通。而大多数创业者和企业家,并不应该以此为方向,尤其不应该以流量为目标。
他们打造个人IP,首先是对自身精神、人生观,以及经营理念的提炼,其次是结合产品和服务将其进行展示和塑造,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设计、制作和创意,但这样的气质、精神和理念,绝不会成为大多数网民的理解和向往。
恕我直言,网络受众中的绝大多数是认知贫乏的,思想趋利的,格调庸俗的,行为上则在跟风附势和刻意拧杠之间摇摆,这样的流量不要也罢。
创业者和企业家的个人IP,是用来维系自身圈层、吸引精准人群的,而不是用来做流量变现的。
所以我建议C小姐直播也好、拍摄也好,开心做自己最重要,不要去跟着那些所谓的课程和成功经验去复制,在全民自媒体的时代,都做对了也不见得有结果,还把自己搞得很累,心里也很不舒服。
剩下的,交给懂得提炼和表现的专业人士去配合就好,首要目标是展现真实和有价值的自己,其次目标是能维系老客户并赢得潜在客户的认可,第三目标才是助推产品销售。
C小姐的产品是较为高端的食材和补品,本身就不适合在直播间销售,能吸引到的大流量也不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,对于未来发展没有帮助。
多年前那个流量大池子、然后一层层漏斗的模型,在今天早就不适用了。因为获取流量的成本已经极高,而筛选的成本更高,相当于绕了一个大弯子。
诈骗团伙的筛选反而简单,用非常粗陋的口音和拙劣的表达来说自己是司法机关或者银行,连这都能相信并让通话继续的人,这样低的认知和判断力,才是目标对象。
所以现在营销都在讲精准人群,能用对方法的人就能拿到高效的结果,而挑战是:没有一个放诸四海,随时随地都能适用的通行方法,谁都只能边摸索边走。